我校召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集体备课会暨学校思政课课堂教学提升行动工作推进会
发布时间:2025-10-27 作者:孙伶俐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点击数:54

10月27日下午,学校在崇学楼七楼会议室举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集体备课会暨学校思政课课堂教学提升行动工作推进会。党委书记叶伟江,党委副书记、校长柯孔林,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吕红刚,党委委员、副校长王春青,党委委员、宣传统战部部长兼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张妮佳,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教学督导代表、马克思主义学院班子和全体教师参加。

叶伟江指出,学校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集体备课会暨学校思政课课堂教学提升行动工作推进会,采用“集体备课+行动推进”相结合的方式,既是落实教育部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提升行动的具体举措,也是一次围绕如何上好思政课的“头脑风暴”。
他对思政课教师、思政课程以及本次提升行动提出要求:一是思政课教师要常怀“国之大者”,做真信真懂的传道者;要理论联系实际,做推动发展的实践家。二是思政课程要坚持内容为王,通过深刻的理论阐释和严密的逻辑论证,引导学生领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道义力量,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和巨大优越性;要坚持贴近学生,精准把脉学生的思想动态与成长需求,敢于并善于回应学生关切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三是思政课课堂教学提升行动要做到集体备课实,督导考核严,效果产出优。他希望以这次集体备课为新起点,把党的创新理论讲准、讲深、讲活,引导青年学生在理解时代、把握时代中拥抱时代,在坚定信仰、践行信仰中成就梦想,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出更大贡献。

柯孔林指出以集体备课为切入点,召开思政课课堂教学提升行动推进会,既是落实教育部要求的具体行动,也是推动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地的关键举措。
柯孔林对思政课质量提升提出三点要求:第一,要“站得更高”,把准思政课的政治方向,做“铸魂工程”的“主心骨”。思政课教师要把“八个统一”要求贯穿备课始终,让每一堂课都既讲清理论的“根与魂”,又接住学生的“惑与需”。第二,要“研得更深”,激活教研室的首创活力,做“答疑解惑”的“大先生”。要大胆创新教学方法,把研讨式、案例式、体验式教学融进教室,让学生从“被动听”变“主动悟”。第三,要“抓得更实”,筑牢质量的保障体系,做“长效提升”的“护航者”。校级思政课教学指导组在听课过程中要关注教师发展,“一人一策”推动教师教学能力取得明显提升。
在工作部署环节,与会人员共同学习了教育部《关于开展2025—2026学年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提升行动的通知》文件精神,研讨了学校《关于开展2025-2026学年思政课课堂教学提升行动方案》,说明了思政课听评课系统的使用。
在集体备课环节,青年教师李继冉做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专题的教学展示。校内指导组的领导、专家和思政教研组的老师们聚焦学情分析、问题清单、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等展开点评和热烈讨论。
编辑:朱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