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院(校务服务)

首批国家优秀骨干高职院校

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

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

首页  学校要闻  >   正文

赓续千年文脉 擘画诗教新篇 诗词教育与研究论坛圆满举办

发布时间:2025-11-03    作者:全颖    来源:文化素质教育中心    点击数:10

DSC04079(11111).jpg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10月31日至11月3日,由中华诗词学会高校工作委员会、上海交通大学大学生诗词教育与研究基地联合主办,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承办,浙江省诗词与楹联学会协办的诗词教育与研究论坛在杭州隆重举行。

中华诗词学会张存寿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高工委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王玉明教授,中华诗词学会高工委常务副主任、中国韵文学会荣誉会长、中华诗词学会原副会长、南京师范大学钟振振教授,中华诗词学会高工委执行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张玉梅教授,中华诗词学会高工委副主任兼秘书长、清华大学社会治理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肖红缨教授,浙江省诗词与楹联学会王骏会长等来自全国诗词教育领域百余名顶尖专家学者齐聚西子湖畔,共商诗词教育发展大计,共绘中华文脉传承蓝图。学校党委书记叶伟江,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吕红刚,党委委员、宣传统战部部长张妮佳,各二级学院党总支书记、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及师生代表出席论坛。论坛开幕式由吕红刚主持。

2f382e8aa0e196f0eb61ee69e7cf0ca9.jpg

开幕式上,叶伟江代表学校致欢迎辞。他引诗明义,指出本次论坛的举办恰逢其时,为回应如何让古典诗词在新时代焕发新生、筑牢文化自信这一时代命题提供了关键平台。他回顾了学校作为全国高职院校诗教先行者,近三十年来探索之路取得的成果,强调未来诗词教育的发展亟需汇聚众智,表示学校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竭诚搭建交流合作平台,推动新时代诗词教育高质量发展。

DSC03811.JPG

张存寿在致辞中指出,新时代诗词教育在坚守“以诗化人”传统内核的同时,已展现出从单一伦理教化向文化普及、审美启蒙拓展的新格局。他强调,本次论坛聚焦理论构建、技术赋能、美育融合与实践创新,对破解当前诗词教学难题、推动传统诗教创造性转化具有重要意义。

DSC03872.JPG

王玉明特别提出了本次论坛承载的三层期望:回归本原的深度对话、面向未来的范式探索和推动协同创新的实践平台,并强调要发扬“知行合一”的精神,将研讨成果落到实处。

DSC03916(111111).jpg

张玉梅阐述了高工委“细水长流、久久为功”的发展理念,强调诗词文化不仅是学术研究对象,更是滋养心灵、陪伴终身的精神源泉,未来将以常态化机制推动高校诗教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DSC04038.JPG

王骏在肯定浙江诗词普及教育成效的同时,也坦言其在高校诗教及AI赋能等前沿课题上存在短板。他期待借助本次论坛汇聚的全国专家智慧,破解发展难题,深化合作,共同推动中华诗词在新时代的传承创新。

DSC04066(11111).jpg

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吴硕贤教授为论坛题写了贺诗,寄予深情祝福。我校学子2025年浙江省大学生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诗词讲解竞赛一等奖获得者、国赛决赛参赛选手何金霏为专家们展示并诵读。

本次论坛为期四天,一系列高密度、高质量的报告成为思想交锋的主阵地。大会报告环节由肖红缨教授主持。中华诗词学会高工委顾问孔汝煌教授作《略论杨叔子先生当代诗教思想的返本开新意涵特色》的报告,澳大利亚悉尼汉考中心主任史双元教授以《说欧阳修词<生查子·元夕>的三种人生脚本》为题带来新解,中华诗词学会高工委副主任、中国训诂学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大学孙玉文教授围绕《例谈古代诗歌内容分层的若干形式标志》展开阐释,中国散曲研究会会长、四川师范大学赵义山教授以《从四川师范大学“狮山曲社”的社课组织看校地结合的当下诗词创作活动》为例分享了实践经验。

主题报告环节由张玉梅主持。针对诗词教学的具体方法和挑战,清华大学赵丽明教授、杭州师范大学蔡国强教授、西北师范大学洪帅教授分别以《理工科高校的诗词歌赋教学》《新旧韵之争中的是非探析》《知人论世、明典炼句——如何阅读温庭筠诗》为题作报告。

主旨报告环节由学校公共教育学院院长、文化素质教育中心主任斯静亚教授主持。围绕高校诗教的关键问题,中华诗词学会原副会长李树喜先生从人才培养的高度作题为《漫谈教育人才与诗词》的报告,张玉梅教授聚焦当下,就《“诗歌”在当下:从理论到实践,从传承到创新》分享了她的思考,钟振振教授直指核心,剖析了《大学推广诗教的一个关键性问题》。

上午场.jpg

下午场.jpg

专家们以开阔的视野、严谨的论证和鲜活的案例,激发了与会者的深度思考和热烈讨论。论坛还进行了分组学术研讨、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项目推进会,与会代表们围绕具体议题展开深入的互动交流,现场气氛热烈,学术争鸣与思想共鸣交织。

为鼓励广大青年学者,激励学术创新,本次论坛设置了“青年学者优秀成果奖”。经专家委员会严格评审与充分讨论,最终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

潮起钱塘,诗咏不息。作为本次高规格全国性论坛的承办方,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精心筹备、周到服务,赢得了与会专家学者的一致赞誉。成功承办此次论坛,不仅是对学校二十七年如一日坚持诗教育人探索的高度肯定,更是学校在新时代背景下,勇担文化传承使命、服务国家文化战略的生动实践,为全国高校特别是职业院校开展诗词教育树立了标杆,也充分证明了诗词之美能够跨越学科界限,为培育新时代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供精神滋养。

诗词教育与研究论坛虽已落下帷幕,但它凝聚的共识、激发的智慧、搭建的平台,必将为新时代中华诗词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注入强劲而持久的动力。学校将继续与社会各界诗教同仁携手共进,让千年诗韵在现代教育的沃土上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筑牢文化自信的根基。

编辑:朱叶

上一篇:下一篇:

联系我们

地址:中国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白杨街道学正街66号

邮编:310018  Email:dyb@zjtie.edu.cn

联系电话:0571-86928099  0571-86928005(传真)

招生专线:0571-86928112  0571-86928113

@2022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浙ICP备09058249号-1

网站统计: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